首页

国产TS/CD

时间:2025-05-30 04:10:30 作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网络普法“破圈出彩” 浏览量:7212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有关情况。今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周年。自2019年1月1日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法庭共受理案件18924件,审结15710件,审判质效明显优于改革前的审理机制。

  充分发挥集中审理优势,有效激励保障科技创新。法庭贯彻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坚持严格保护,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侵权赔偿力度,高额判赔案件越来越多,2023年在8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

  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法庭在切实保护专利等合法垄断权利的同时,依法履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职责。在多起案件中认定被诉行为构成垄断,负责起草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即将发布。加大技术秘密保护,“香兰素”案、“蜜胺”案、“橡胶防老剂”案等判赔均超亿元。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法庭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共审结涉外案件1198件。多起案件中促成中外当事人达成一揽子和解,以“东方经验”实质化解跨国纠纷。积极探索国际前沿问题,为知识产权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诉讼机制。法庭通过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和定期发布裁判要旨、典型案例等,确保法律适用统一。探索专利民事与行政案件协同审理,牵头建立“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和共享机制,建立全国首个技术类知识产权裁判数据库,大力推进在线诉讼,促进提升审判质效。

  裁判标准进一步统一。通过集中管辖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上诉案件,从体制上解决了过去存在的裁判标准不统一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当事人对地方保护的担忧。

  审判质效进一步提高。法庭五年来民事实体案件改判率19.6%、调撤率37.0%,高于改革前;行政实体案件改判率7.1%,与改革前基本相当;民事、行政实体案件发回重审率分别为1.2%、0.15%,远低于改革前;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短于改革前。

  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已成为审理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案件最多的国家,法庭形成了一批标杆性裁判并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我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司法保障进一步加强。法庭受理案件类型与我国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和对外开放同频共振,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占比超三成,有效促进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积极助力提升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 李明)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神州写真)中国产“三蹦子”热销广交会

放眼世界,中国在全球跨境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2013—202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增速高于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外贸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中国外贸,正稳步向前。

从民族工业发祥地到民营经济大区 上海普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歌咏粤声”骑楼下的粤语民谣在穗上演

29日,在南京举行的2024中国(南京)首发经济发展大会暨“首创金陵”主理人品牌推介会,展示了这座文旅消费名城的首发经济发展版图。

【理响中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走进“文明起源”展区,岩石洞窟的环境布置带观众“穿越”到了史前时代。这里重点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

湖南省8月16日15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为提升游客参与度,成都世园会将举办花卉园艺国际竞赛、城市主题日特色活动、非遗文化展示展演、夜游世园、童梦世园等2000余场丰富多样、全龄友好的特色活动。此外,成都世园会将搭建友城市长交流活动等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园林园艺、花卉苗木产业、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